煤電是電力系統中重要的基礎性和調節性電源。山東省煤電行業轉型升級目前的工作進展如何,下步打算采取哪些措施落實?
1月10日,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上,山東省能源局副局長、新聞發言人劉學軍介紹,近年來,我們統籌發展和安全,妥善處理好當前與長遠、總量與結構、局部與整體等關系,以電力熱力安全保供為前提,有序實施30萬千瓦以下發電抽凝機組關停并轉,統籌推動大型清潔高效煤電機組規劃建設,分類推進現役煤電機組“三改聯動”,持續提升煤電機組調節能力,強化煤電基礎調節地位,加快實現全省煤電行業轉型升級。
一是加快推進大型清潔高效煤電機組規劃建設。“十四五”期間,按照新建純凝和抽凝煤電機組最小技術出力分別不高于20%和30%額定負荷要求,在全省布局了2000萬千瓦左右大型煤電項目,將在“十四五”末至“十五五”初陸續建成投產。二是全面鋪開存量大型煤電機組升級改造。提高存量大型煤電機組調節能力,出臺《關于進一步明確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有關事項的通知》,有序實施煤電機組“三改聯動”。其中,“十四五”以來,累計完成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2893萬千瓦。三是著力打造新一代煤電示范項目。鼓勵發電企業應用新技術、新模式,在濟南熱電、華能德州、黃臺電廠等煤電機組實施熱電協同、熔鹽儲熱、電鍋爐等熱電解耦改造,進一步增加機組深度調峰能力。
下步,我們將堅決落實煤電行業轉型升級行動要求,不斷夯實煤電機組基礎調節地位。一是持續優化煤電裝機結構。統籌推動大型清潔高效煤電項目建設和小煤電機組關停并轉,在確保電力、熱力穩定接續供應前提下,到2025年,全省30萬千瓦以下發電抽凝機組基本退出,大型清潔高效煤電裝機占比達到83%左右,進一步釋放煤電機組靈活調節能力。二是有序推動亞臨界機組改造退出。按照亞臨界煤電機組改造和退出行動方案要求,持續推動亞臨界機組分類分批實施升級改造。到2025年,在運機組靈活性調節能力明顯提高。到2027年,在運機組平均靈活性調節能力達到額定負荷的35%左右。到2030年,在運機組平均靈活性調節能力達到額定負荷的30%左右。三是全面實施新一代煤電升級行動。結合國家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,深入探索與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相適應的新一代煤電發展路徑,以清潔低碳、高效調節、啟停調峰等為主線任務目標,推動煤電機組深度調峰,更好發揮大型清潔高效煤電的系統調節作用,促進新能源消納。